克服逃避心理,勇于承担责任

编辑:本站 作者:本站 更新时间:2019/6/16 点击:3188
导语: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和对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信誉,并且有助于自我完善和对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本文从心理和社会角度,仔细推敲推卸责任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并分析了推卸责任的表象语言和暗示语言,最后就此给出了一些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及方法。对于培训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以及深受员工互推责任困扰的经理人,读后会大有裨益。
    你是否经常听到有人在问“这是谁的错”呢?即便这种话不是每天都能听到,你也会看到许多人在抵赖狡辩,或者为了推卸责任而指责别人。也许你会发现你自己也有这种习惯呢。
    生活中的事情没有尽善尽美的。每一天,你都会遇到麻烦。有时你就会想:“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错误、判断失误、记错事情、受人干扰分了心,你没办法做到无所不知,因而有时会在常识方面有所欠缺。诚然,有许多在所难免的错误可以澄清、解释并改正。但是,人们有时还会故意捣乱,然后再编造借口或寻找漏洞以逃脱惩罚。如果指责无关痛痒,人们就不必为那些小小的失误或错误行为解释开脱了。
    但是,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为了避免这些不快与惩罚,许多人想尽办法逃避责任,比如转移批评、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等。“免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常见的逃避责任的行为的深层原因。免罪理论的内容如下: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
    多数人在“有利”与“不利”两种形势的抉择中都会选择趋吉避凶。
    通过各种“免罪”行为,人们可以暂时逃脱责罚,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
    借口种种
    现在,让我们看一些逃避责任的伎俩,并分析其内在含义: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辞令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藉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错误的社会后果而自鸣得意。这种心理强化使得这些借口得到了广泛使用。这类“免罪”的借口经常能够获得部分或完全的成功,否则,人们就不会使用这种手段了。
    为了免受谴责,多数人都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是当他们是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桑德拉没有按时完成小组工作计划中自己那一部分任务,她给自己的理由是她需要时间进入状态。而当同事们问起她延误的原因时,她却对他们说自己生病了。
    承担责任赢得信任
    人们在逃避指责时,经常会含糊其词、或者故意隐瞒关键问题、或者干脆靠撒谎来逃脱批评与惩罚。比如说,工作拖拉的人多半不会轻易承认:“我的报告交得迟是因为我不喜欢干烦人的工作。我才不在乎我的延误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呢。我偷懒的时候,从来是只图自己舒服的。”相反,他们常常会说:“我家里出了一些事情。”或是其它一些夸大其词的谎言。
    编造借口可以博取同情。一旦赢得了同情,那些工作拖拉的人们就能免受惩罚并因此自鸣得意。但是,随着编造借口逐渐习惯成自然,撒谎的技巧渐趋熟练,你也就积习难改了。养成为逃避公正的谴责而撒谎的习惯,等于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选择。踏上这条不归路,你就很难再有其它的选择了。如果你对事态的发展真的无能为力,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是不会苛责你的。只有当一个人明知故犯并造成恶果时,人们才会对他进行谴责。
    人生在世,孰能无过。从你出生时起,你就在与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互动。环境对你产生影响,但是你往往更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影响。你能够在众多选择中作出自己的决定,这就是所谓“自由意志”。这说明你拥有主宰自身行为的能力,因而完全能够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