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桃报李的心理缘由——人际关系的交互原则

编辑:审核管理员 作者:本站 更新时间:2018/12/17 点击:2713
       北京有一位优秀的售票员,对于请乘客给抱小孩的人让座有一个高招。她先指引抱小孩的乘客站到坐着的年轻乘客旁边,让孩子对坐着的乘客说“叔叔好!”、“阿姨好!”,然后,自己再对坐着的乘客说:“请您给这位抱孩子的让个座,谢谢。”有人跟踪调查发现,这位售票员的高招屡试不败。
       为什么售票员的招数如此奏效呢?原因是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希望自己和别人保持适当而平衡的关系。于是,当别人对我们做出一个友好的行为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只有付出同样的友好,才能获得心理的平衡。这种想法会让我们产生压力,迫使自己对对方做出友好的行为。聪明的售票员正是让乘客先接受小孩的友好行为,然后再用“让座”来“回报”小孩,以达到心理平衡。
       阿伦森等几位心理学家,曾用心理实验来说明以上的道理。他们安排互不相识的两名被试(其中一名被试是研究者故意安排的假被试)参加一系列合作性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请假被试当面评价他的合作伙伴。然后,让真被试选择下一次活动的合作者。结果发现,受到表扬的被试倾向于选择以前的合作伙伴,而受到抱怨和批评的被试,则倾向于拒绝原来的搭档。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喜欢、接纳对自己友好的人,而排斥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可见,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相互重视、相互支持的基础上的。别人接纳我们、喜欢我们是建立在我们喜欢对方、接纳对方的基础上的。
因此,要想有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做到给予对方快一点、多一点的友好。自己的付出会形成一种社会储蓄,也许会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我们。
       当然,值得提醒的是,我们不可过分地付出,以免给对方带来负债般的心理压力,造成“我付出那么多,他却负了我”的人际悲剧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