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龙岩一中 > 文章 > 校园动态 > 校园快讯 > 查看文章

我校四位名师参加龙岩市名师名校长研修班学习————2021年龙岩市第二届中学名师名校长第二批第一阶段研修班培训综述

编辑:本站 作者:本站 更新时间:2021/11/2 点击:2846

       为贯彻落实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实施方案》的精神,加大对市名师、名校长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力度,促进名师、名校长的人格魅力、文化素养、教学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10月25日,由龙岩市教科院主办、闽南师大承办的“2021年龙岩市第二届中学名师名校长第二批第一阶段研修班”,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漳州拉开序幕,来自龙岩市的56位名师、名校长开启了美好的学习之旅。我校石文美、曾文锋、钟颖芳、马华民四位名师参加了集中研修。

       10月25日下午,全体学员与闽南师大和市教科院领导合影。接着,举行了开班仪式。仪式由闽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主任江海贵同志主持,闽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曾天德院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郝炜书记对全体学员提出了“明确学习目标,强化素质提高;明确学习要求,注重提升时效”的要求和希望。

       10月26日上午,厦门二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廖金祥老师,为我们作了《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指向实践教学  引领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专题报告。他从简介他任教的学校——厦门二中谈起,说到目前的高频教育热词,引出核心素养以及在此背景下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廖老师侃侃而谈,从教师的入口关谈教师的初始素养,从教师的培养关谈教师素养的形成渠道,从教师的实践关谈教师的专业提升。结合自身的见闻经历,他给大家介绍了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介绍了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介绍了所在学校在青蓝工程、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及校本培训中所做的努力,介绍了厦门地区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的投入、改革的成效及先进经验,肯定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观摩、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的常规功效,就片段教学、听评课、解析题、命题、论文修改、课标解读、教学研究、主张解说提出了他的独特思考。廖老师的“德”“智”融合(双“核”教学)、“教”“学”融合(双“合”课堂)、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融合(双“和”教学)的教学主张,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灵动课堂、活力数学、激情教学也博得了他的学生的一致赞誉。他强调“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置需要“瞻前顾后”“左右关联”“知行合一”“与时俱进”更是给听课的学员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10月26日下午,闽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天德老师,为我们作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学生幸福感为导向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与实现路径》的专题报告。曾教授结合多个案例,以博学的才识、睿智的语言深度阐述了如何提升学生幸福感及实现路径,让我们了解了提升幸福感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理解了积极心理学的使命与任务,认识了提升幸福感的教育理念与实现路径。让我们不仅知道了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乌申斯基、马丁·赛利格曼、内尔·诺丁斯、谢而顿和劳拉金、蔡元培、擅传宝、孟万金等国内外教育名家关于幸福观有许多重要阐述,也让我们接受了众多世界教育名家的先进理念,促使我们在工作中树立幸福教育的理念,生活中追求幸福教育的理想,塑造学生的幸福品质,能够运用所学,展开行动,发现学生积极的特质和优势,通过训练和培养,强化暗示效应,培植积极心理,调动积极情绪,养成积极人格,熏陶六大美德,创造幸福人生。也让我们扩大视野,不会把眼光仅放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孤立心理学工作的作用,而是关注它与思想认识、学科教学、良好环境的融合,细化积极心理的实施路径,创设开放的空间、自由交流的情境、真诚的表达氛围,颜施、身施、言施、眼施、心施、境施、神施,让干瘪的、抽象的教材丰满、生动、生成,让师生、教学互动、交流、沟通、碰撞、融合,使教育过程、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智慧,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同时,让我们体会到:幸福教学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我们不仅要做好教育工作,也能发掘自己身上的积极因素,改善自己的心理,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珍惜拥有,创造幸福,享用幸福,努力使自己成为幸福的老师,让学生成为幸福感满满的学生!

       10月27日上午,研修班迎来了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厦门市学科带头人、湖里区专家型教师孙剑飞。孙老师为我们开设了《提升名师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的专题讲座。他从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思维的基本因果链条、思维品质的基本内涵、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等四个大方面进行阐述。孙老师提出:教学的本质是教思维;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即提升思维品质。他认为,思维有无序性、随机性、持续性、差异性的特征。教学中要承认持续性,善用随机性,减少无序性。教师工作的最大难点,便是让自己能够喜欢上那些天生不喜欢的学生,真正做到帮扶无类,一视同仁,普度众生。我们应该重视差异,利用差异,让差异增值。

       他认为,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是:首先记录自己对某一事件的一串想法,分出先后顺序;然后对这串想法开展分析,重点分析内容顺序或价值顺序;再次对自己的思维顺序作出调整,使之更有道理。他说,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思维顺序经得起德性、理性、科学和艺术的审判。可用思维体操法,提升思维品质。

       他说,可以按思维顺序调整自己的关注点:1.我正在关注什么,明确自己在关注什么?2.我为什么在关注这个(些)点?3.我的关注点有没有问题(是否忽略了学生,是否有司空见惯的错误…)?4.我需要如何调整我的关注点?他指出,人应该做思维内容的主人,不能让它随心所欲,更不能被它们所欺骗和左右。

       孙老师从提升思维的选择性、思维的有序性、思维的广度、深度、速度、温度、德性、纯净度、调控力、清晰度、精准度等十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提升思维品质的高效策略。每个方面他都用生动例子诠释提升思维品质的方法,并把焦点落在课堂教学中。他觉得可在教学中多进行“提思性”提问,多一些提升思维品质的学习任务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多用思路有创意、有独到的见解等益智性表扬,教学中更应该多进行常态化的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最后,孙老师用基础教育教师的四大底线性任务引申思考:1.充分触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意愿);2.科学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学习内容);3.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深度);4.有效落实学生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考量这四大任务的完成情况,就相当于考量一位老师基本的教学水平及师德水平。

       孙老师语调抑扬顿挫,语言诙谐幽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老师们提升思维品质指明了努力方向。给各位参训老师带来很大启发。他鼓励大家争做一位“四有老师”,每个人心中有“一盏灯”“一口钟”“一杆秤”“一本账”,做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

       10月27日下午,厦门六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福建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福建省高中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书松老师,为我们作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

       杨老师以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和人生成长之路为引子,结合文言文教学经验, 深入浅出地概括了优秀教师该具备的11个特征,引出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行为链要素等。

       杨老师从案例出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读书、教学、写作三个过程,学科素养决定教师的专业发展。杨老师逻辑严谨,认为为师者的基本素养包括气质与性格、道德水准、文化修养、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最根本的是职业道德(灵魂)、知识结构(躯体)、能力结构(翅膀)。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论述,杨老师特别强调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认为德可正其身,才可称其职,言可明其志,行可达其愿,笔可成其文。学科素养决定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应具备“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等四个教育素养。提升素养,是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要把理念作为一种追求,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把岗位作为一种挑战。杨老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通过“终身学习、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等途径实现。他鼓励大家找准专业发展的定位,在教育教学中努力付出,不断反思,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老师。

       杨老师的“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是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学智慧,点燃教师思维的火花,智慧的课堂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勤学乐教,一专多能,找准专业发展的定位,做一名研究型教师”等观点引起学员们的共鸣,深受启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永远在路上。期待同行们远离职业倦怠,追寻教育的幸福,不断走上阅读之路、实践之路、反思之路、写作之路,努力让提升专业素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成长途径,起到促进自身滋养人文情怀、提升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

       10月28日上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陈宗荣老师开设了《五育并举命题方向下融合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陈老师围绕“五育并举”“融合教学”两个关键词,分别从“试题命题立意的变革、五育并举的命题方向、学科教学五育融合点、学科教学融合主张与实践”四个方面阐述了两大问题:一是以大量详实的试题典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新时代中、高考命题的特点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命题方向;二是基于厦门市的课题研究成果和让人耳目一新的具体教学案例,科学地阐明了以全学段、全学科研究为抓手的融合教学策略和主张,为我们提供了丰美的融合教学大餐。

       陈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五育并举、融合教学”的新时代教育之窗,让我们明确了系统构建五育并举、五育融合育人效果的考试测评指标和评价指向,引导我们深度理解通过考试命题等评价改进来促进全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意志,让我们明确了在教育的新时代,我们正共同走着一条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教育实践之路。“五育”是一个整体,既内在统一又各有侧重,是“你中有我、五育共融”,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还让我们感悟到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价值追求,即“真善美健富”,为了实现这一价值追求,学校的全学段、全学科教学都要通过“以智求真、以德成善、以美和美、以体达健、以劳致富”来达成全人之美的教育目标。

       陈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他紧扣试题命题立意的变革、五育并举的命题方向、找寻学科教学五育融合点,通过展示大量翔实的各学段各学科各类考试的相关图片、视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五育融合的途径和方法,令人耳目一新。呼吁大家要时刻关心媒体新闻,紧扣时事热点,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不懈努力。

       陈老师的讲座启示着我们,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特别是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回应和反思这样两个问题,即如何把“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育人理念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如何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育实践中?从而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这一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前沿阵地中作出自己的新贡献,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五育共进、五育共美的五育融合进阶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教育究竟“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完美答卷。

       10月28日下午,聆听了江合佩老师开设的《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精彩讲座。江合佩老师是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级教师,鲁科版(北师大版)高中化学教材编审专家,人教社教材培训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他的讲座从技术理论概述国际教育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中阐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是教育研究必然走向,是国家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就是培养未来的人,而未来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知识形态在网络中是动态的,因此,只有积极改变观念,才能让学生在真实复杂情境解决真实问题,这样方能发挥老师的优势。

       他认为,项目式学习就是一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所需学习素养和能力的教学策略,情境是学生认知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情境解决复杂问题,通过超越学科专业设计合作完成、成果导向及评价更新,其典型特征是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等。他对项目化学习和主题式学习及翻转课程的内涵进行了详尽的比较。

       江老师从六步法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实施步骤及操作流程,设计项目式教学策略是:1.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2.根据问题挑战程度,精心设计活动;3.根据实际学情调整驱动问题的开放程度,强调开展教学活动。强调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避免三点误区:1.挑战性任务无学科核心知识;2.有学生主体无教师主导;3.有花里花哨形式无学生关键习得。

       江老师的讲座既有高度又有实践意义,从化学和语文的成功案例出发,用深邃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知识及广博的见闻,给我们的教学和教育研究带来了很好的启示。

       10月29日上午,我们走进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省漳州市第二中学)这所环境优美、灵动有致的书香校园。校领导在会议室为大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成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接着,分组进入课堂,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听取了九个学科十三节课。郑小玲老师初二语文《文言文教学》,刘春华老师高三语文《辨析和修改病句》,陈雅莉老师高二语文《屈原列传》;许秀芬老师高二数学《椭圆的标准方程》,胡雅玲老师初三数学《再谈“抛硬币”一一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吴丹丹老师高一英语 《Welcome Unit :Write a Student Profile 》,林静老师初三英语《U1T3SA The world has changed for the better》;蔡艺娟老师初三物理《摩擦力做功与能量的转化》;赖鸣凤老师高一化学《氯气的性质》;高艺平老师高一生物《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赖伟华老师高三历史《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张瑜老师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林淑英老师高二政治《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后,我们分学科与附中的老师们进行深入研讨、广泛交流。

       随后,大家又参观了美丽的闽南师大校园。

       10月29日下午,我们听取了《教育评论》杂志钟建林主任作的《基于实践的学术价值提炼》讲座。他提出了5种价值提炼策略:1.专业性细节陈述;2.深刻性原因分析;3.相关性逆向思考;4.概念性模型建构;5.学术性语言表达。还提出3种价值提炼路径:1.问题~原因~对策;2.特例~类化~选向;3.定点~释义~寻策。他通过他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案例,启发我们学员要留心关注日常工作的问题,做到“见人所未见,悟事于心,想人之未想,表达于文”,就像“把散落在地上的珍珠串联起来”,形成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下午四点半,我们重回闽南师大附中,听取了由心理导师陈育林作的《给孩子一个撬动生命的支点》的报告。他从“汤普森夫人和泰迪”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开始,通过讲述典型案例来引导大家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赋能活动,剖析如何给孩子们赋能添动力,启示大家,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正向支持力。

       10月30日上午,著名教育理论研究专家、资深学者章立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的精彩讲座。年近七旬的章老师在为大家辨析了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等有关课程的概念,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学校文化管理形成等方面激情澎湃、生动形象地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呼吁我们要“居安思危”“居危思危”,做到与时俱进。他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堂语言、问题设计、课堂活动、课堂交往、教学方法、教学调控、教学手段、信息传输、课后作业、教学评价、教学发展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分析。他还为大家辨析了讲座与讲课的区别、视力与视野的区别,提到了阅读对眼光的作用,给了大家十条关于读书的建议。

       本次研训结业前,漳平一中叶青柏老师代表全体学员向龙岩市教育局、龙岩市教科院、闽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表达谢意!叶老师表示,在龙岩教科院和闽南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56名名师(名校长)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对教学理论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能力更加有力、教学情怀更加浓厚。龙岩市教科院张琳娜老师对本次名师(名校长)认真学习的态度作了肯定,希望每位名师(名校长)学有所得,回到自己的学校要将把自己的所学所思,变成行动,变成成果,能创造性地学以致用。

       在研修学习中,学员们更新理念,学习理论,积淀经验。所有参训人员表示要继续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促进专业更高层次的发展,共同寻求现代教育改革的心路,努力成为教育智者。

       此次培训学习圆满结束,而老师们的职业成长之路还在继续,我们将带着此次满满的收获,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利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怀着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努力散发自己的光与热,力争为龙岩教育添砖加瓦!也祝愿所有学员能够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实现理想,收获硕果!

(供稿:教研室、教师发展中心。审核:办公室。监制:宣传组)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